<th id="l9rci"></th>
  1. <th id="l9rci"></th>

        <th id="l9rci"><option id="l9rci"></option></th><strike id="l9rci"></strike>
        歡迎登錄步步為贏—時代光華管理培訓網
        時代光華 股權課程
        內 訓 公開課 講師 ELN 課程包 工具文檔 HR活動 資 訊
        您的位置:首頁 > 資訊中心 > 案例分析 > 從“用戶焦慮”到讓人欲罷不能,微信經歷了什么?

        從“用戶焦慮”到讓人欲罷不能,微信經歷了什么?

        來源:光華賦能   2022-05-23 11:03:25   您是第3788位閱讀者

        微信1.0版上線于2011年1月。最開始只是一個通訊工具,經過十多年的成長,一不小心它變成了人們不可或缺的一種生活方式。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,微信的全球月活躍賬戶已超過12.6億。

        從研發初期的九死一生,到現在龐大的業務生態,微信是怎樣一步步站穩腳跟的?抓住了哪些戰略機會,做了哪些正確的決定呢?

        VOL.1微信誕生記

        在遙遠的2010年前后,智能手機開始興起,并以風卷殘云之勢迅速取代傳統功能機。諾基亞的市場份額由80%、70%,一下跌入谷底。從PC端轉戰移動互聯網,很多IT企業都有點無所適從,騰訊也不例外。

        彼時,新浪微博正由社交媒體開始布局社交網絡,比如組建班級微博,作為一個班內部通訊的手段。這讓騰訊感到了深深的危機。雖然亦步亦趨上線了“騰訊微博”,但同樣的產品是沒有辦法戰勝對手的。

        2010年10月19日,Kik Messenger橫空出世。這是國外一款跨平臺免費收發短信的手機軟件。上市15天,便俘獲了100萬用戶。受Kik啟發,小米手機發布了“米聊”。騰訊也快速投入三個研發團隊,緊鑼密鼓地開發類似產品。

        即使在同一個公司里面,也要做平行實驗。馬化騰日后回顧道:“這樣的內部良性競爭是非常有必要的。只有自己打自己,才會更努力,才不會讓公司丟失大的戰略機會。”

        最終,負責QQ郵箱的張小龍團隊率先勝出,于2011年1月21日上線了微信1.0 iOS測試版。大家也許難以想象,微信最開始僅僅類似于手機郵箱的功能。我們發的微信,其實是個快速的短郵件,只不過它快得讓你感覺不出它是郵件。

        “微信”這個名字,來源于騰訊與微博的競爭。當然,兩者的基本定位并不相同:微博側重于社會熱點的即時擴散,而微信著眼于深度信息的精準到達。

        微信也不同于手機QQ,手機QQ主要想滿足在手機上和QQ好友聊天的需求,而微信一開始就是奔著解決移動端的通信需求去的。當時的QQ太大、太重了,而且QQ里的人際關系大多已沉淀固化。微信是關系的重新建立,有著更多的可能、更多的興奮點。微信的戰略定位是實名制的熟人社交軟件,通過與手機通訊錄的整合,批量導入聯系人。一時間,身邊的同學、朋友都在使用微信,這就是社交鏈的能量。

        VOL.2  扭轉戰局

        微信剛開始上線時,初始用戶并不多。事實上,在長達半年的時間里,微信的用戶數據都沒有起來。即便如此,研發團隊還是堅持一點:“一個產品如果沒有一個自然增長的曲線,你就不應該去推廣它。”

        2011年5月,借鑒香港的TalkBox App,微信增加了“語音對講”功能,用戶開始活躍。“按住—說話”,發送語音消息,可以隨時隨地跟人自如地聊天。語音功能大大提高了溝通效率,不習慣或不方便手機打字的人群成了微信的忠實粉絲。

        接著在8月份,微信2.5版開始支持“查看附近的人”。這一功能使微信由熟人之間的溝通,走向了陌生人之間的交友。微信的新增好友數和用戶數第一次迎來爆發性的增長。

        10月份的3.0版又推出了“搖一搖”功能,可以讓用戶尋找到同一時間一起在搖晃手機的人。它的設計理念是,通過一個最簡單自然的動作,與周圍的人進行連接。這個用戶體驗既新穎,又好玩,進一步增強了微信的社交屬性。

       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,微信一直面臨著來自小米工作室“米聊”的競爭壓力。米聊起步比微信早了一個多月,初始用戶也多很多。從產品細節上看,米聊確實比微信更加完善。比如,米聊有“大喇叭”和“手寫涂鴉”功能,其“熟人圈”還能顯示每條消息的來源。

        然而,決定一款產品成功與否的,并不一定是細節。如果核心功能上無法旗鼓相當,細節上是否做得盡善盡美不會有太大影響。

        戰略要把握關鍵點。微信幾乎每一個重大版本的更新,都敏銳準確地觸及了用戶需求,瞄準用戶痛點,進行創新。而米聊由于忽視了使用者對語音和視頻通話的核心需求,很快便被微信拉開了差距。

        微信4.2版增加了“視頻聊天”插件,為用戶提供免費的“面對面”通話。有人戲稱,微信此舉將使騰訊一躍成為中國第四大運營商,而讓移動、聯通、電信“顆粒無收”。

        2012年3月29日,微信的用戶數首次突破一億大關。從零到一億,微信奮斗了433天。

        VOL.3  乘勝追擊

         微信的開啟動畫是一個孤獨的小人仰望著遼闊的地球,而在地球光芒的映射下,顯現出他寂寥的身影。微信作為鏈接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橋梁,使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更緊密。它幾乎囊括了華人所有社會關系的總和。

        用戶數激增后,微信又甩出了幾個“王炸”。

        2012年4月

        微信推出了“朋友圈”功能。不得不說,微信用“圈”來定義自己的社交廣場,是相當精到的。就像往水里丟一枚石子所引發的層層波紋,微信是由一圈圈私人聯系構成的熟人社交。只有互加好友,才能看到彼此的朋友圈;用戶還可以單獨設置某個朋友圈的查看權限。數據顯示,微信朋友圈每日的發帖量已大大超過微博最鼎盛的時刻

        2012年8月

        微信公眾號上線,標語是:“再小的個體,也有自己的品牌”, 衍生出“自媒體”新物種。不過,公眾號的設計初衷是為了避免垃圾信息的轟炸,讓用戶通過訂閱的方式,更高效地獲取所需的服務通知。

        2013年8月

        微信支付面世。在移動支付領域,微信一直面臨著支付寶這一勁敵。初期開拓市場非常艱難,微信團隊在與大型商場、超市、連鎖店對接時,

        不但得解決收銀系統的問題,還要幫助商戶開發技術接口。To B的最終攻破,在于微信成功抓住了“優惠券”這一切入點,通過綁定會員卡等方式,巧妙地融合了線上、線下場景,與商家實現了共贏。

        2014年1月26日

        而真正引爆微信支付的是,2014年1月26日“微信紅包”的上線。普通紅包、拼手氣紅包,開啟了國民搶紅包的熱潮。尤其是新年紅包,完美融合了春節派發紅包的傳統習俗。

        2015年除夕

        微信紅包的收發總量達10.1億次,紅包金額達到16億元,春晚“搖紅包”互動達110億次。由于零錢提現必須綁定銀行卡,微信支付在過年期間的短短數天就收獲了千百萬新客戶,完成了支付寶八年時間累積的用戶量。就這樣,微信幾乎沒花一分廣告費,借助微信紅包的風靡,打贏了這場難打的仗,成功占領了半壁江山。如今,微信支付已像錢包一樣,成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
        VOL.4  開放生態

        幾年前,騰訊的戰略是不開放的。很多業務都自己做,然后好多都失敗。電商做不過人家,賣掉了,搜索也一樣。還有很多小的業務,結果發現競爭不過外面的公司,小型創業團隊更專注、更有沖勁、更具創新性。

        騰訊的管理層開始思考,如何讓各種物種在大樹下成長,如何讓大樹變成一片森林。最終決定做生態,做平臺,做連接器。讓大家彼此平等地獨立發展,友好互助。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也說,“希望打造一個森林,而不是建造一座自己的宮殿。”

        2017年1月,微信上線了“小程序”。小程序是無需下載安裝,即可使用的應用。它觸手可及、隨時訪問,即用即來、用完就走。相對于App,小程序更加輕便,在移動互聯網下為用戶提供了更便于分享的應用環境。小程序的流行將長尾的東西簡化,企業甚至不用購買域名,或者開發App了,可以直接在微信平臺上開發小程序。

        根據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,微信活躍小程序的數量同比增長超過40%。隨著企業微信與小程序的打通,在彈窗廣告、開屏廣告等被大力整治的當下,微信小程序作為騰訊的自留地,其商業價值可能會被無限放大。

        2020年1月底,微信上線了一款“核戰略級別”的產品——視頻號。隨著視頻表達越來越普及,短視頻將是下一個十年內容形態的主體。視頻號是一個人人可以記錄和創作的平臺,也是一個了解他人、了解世界的窗口。2020年10月,微信視頻號推出直播功能,未來直播會變成很普及的個人表達方式,它的終極形態是“每個人都是別人的眼睛”。

        當然,產品并不是功能的集合,每款產品都存在其精神的部分,有自己獨特的靈魂。“微信之父”張小龍曾經自嘲,“微信的新版本發布后,每天有5億人吐槽,有1億人在教我如何做產品。”在他看來,微信的原動力就是“做互聯網上最好的工具”,將“不打擾用戶”貫徹始終。

        馬云曾說,“戰略是打出來的。” 

        BLM業務領先模型,幫您看清趨勢,找準市場,精確定位,科學經營。

        報名BLM管理大師認證班,與方永飛教授面對面,一同研討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,做到穩扎穩打、步步為贏!

        資料來源:

        1.《馬化騰對話錢穎一:首次揭秘!原來微信竟是這樣誕生的》,騰訊科技,2016年10月。

        2.《張小龍4小時演講:每天有1億人教我做產品》,愛范兒,作者:沈星佑、李超凡、冷思真,2019年1月。

        推薦

        了解更多“公開課”和“企業內訓”請添加客服微信進行溝通。



        上一篇:BLM培訓案例:世界500強企業中6家案例企業特征對比    
        下一篇:你不改變,世界就改變你!數字化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
        用戶評論
         
        發表評論
        評論將在審核后發布成功。

        評論:≤1000字

        正在加載驗證碼......

        請先完成驗證

          相關資訊
         
          相關講師
         陳兆杰  樸道書院專家、文化學者
         吳洪剛  中國著名營銷管理專家
         尹隆森  著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
         吳維庫  國內著名戰略管理專家
         艾學蛟  中國企業危機管理創始人
         崔恒  原微軟中國區域大客戶經理
         李建立  企業戰略轉型研究專家
         張從忠  跨國公司中高層訓練導師
         周坤  全息企業管理咨詢專家
         江廣營  實戰研學專家
          相關課程
          每日點擊排行
        時代光華|關于我們|聯系我們|合作伙伴|人才招聘|員工之家|網站地圖|典型客戶|申請鏈接
        Copyright © 2005-2017 HZTBC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        咨詢熱線:400-0808-155 固定電話:0571-89938998
        傳真:0571-89938990 郵編:310012
        地址:杭州市西湖區文一西路522號西溪科創園八號樓
        步步為贏-時代光華管理培訓網 版權所有 浙B2-20110324-1